行政诉讼网logo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可采取哪些行政强制措施

来源:行政诉讼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22日 18:35:17

字号:[-缩小 默认 +放大]

一、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可采取哪些

行政强制措施

1、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措施:

(1)对物品、设施、场所采取扣押、扣留、查封、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封存文件资料等强制措施,对恐怖活动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还可以采取冻结措施;

(2)对违法嫌疑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继续盘问、强制传唤、强制检测、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对恐怖活动嫌疑人采取约束措施等强制措施。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四条

二、紧急行政强制措施的特点

第一,即时性。这些措施对人身自由的限制都是比较短暂的,最长不超过48小时,强行驱散措施的时间不过是一瞬间,戒严扣留的时间只能是一个晚上,约束措施的时间也不过数小时。而作为

行政处罚的治安拘留最长可达15天,作为强制性

教育改造行政措施的劳动教养的期限为1 至3年。

第二,无证性。采取这些措施在法律上并不要求事先办理批准手续,执法人员凭其工作证件即可实行,留置盘查和海关扣留两种措施在需要延长时才须办理批准手续。无论行政处罚还是强制性教育改造行政措施,均须事先办理正规的法律文书。

第三,预防性。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预防相对人继续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或者防止事态扩大。行政处罚的目的首先是“处罚”,强制性教育改造行政措施的目的在于“教育改造”,它们是以前行为的法律后果,而紧急行政措施的目的则在于控制正在发生的行为。

第四,不

羁押。尽管这些措施都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但是,并不采用羁押的办法,换句话说,这些措施不在监管场所执行,而是因地制宜,一般而言,除了强行驱散以外,其他措施都在行政机关的办公场所内实施。

另外,紧急行政措施的主体除了海关可以扣留

走私罪嫌疑人以外仅限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限制或者剥夺公民的人身权利。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依法采取:对物品、设施、场所采取扣押、扣留、查封、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封存文件资料等强制措施;对违法嫌疑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继续盘问、强制传唤等强制措施。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行政诉讼网咨询专业律师。

责任编辑:行政诉讼服务平台

本文内容均来自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或者行政机关网站以及互联网知识整合,如有内容陈旧或者错误,请联系行政诉讼服务平台,以便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文地址:http://www.xzssw.cn/xzqzcs/1011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