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网logo

法院工作人员职务便利谋取不利益是否会被降级

来源:行政诉讼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7日 17:17:17

字号:[-缩小 默认 +放大]

法院工作人员职务便利谋取不利益是否会被降级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工作人员职务便利谋取不利益是否会被降级,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开除处分。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第五十五条 利用职务便利,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

诉讼费、执行款物、罚没款物、案件暂存款、赃款赃物及其孳息等涉案财物或者其他公共财物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什么是职务犯罪,各国理论界和司法部门有着不同的认识。在我国,认识比较统一的职务犯罪概念,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1、职务犯罪在构成上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主体的特定性。即职务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运用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公职人员。

二是行为的渎职性。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行为都违背了一定的职责要求。

2、根据渎职行为的具体特点,可将职务犯罪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贪利性职务犯罪。即行为人利用职权牟取不法经济利益的犯罪,如

贪污罪、

受贿罪、

私分罚没财物罪等。

二是擅权性职务犯罪。即行为人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危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职能的犯罪,如

报复陷害罪、

刑讯逼供罪、

非法搜查罪等。

三是失职性职务犯罪。即行为人在职务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犯罪,如

玩忽职守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等。

3、

国税部门多年来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二是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三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四是在涉税事项审批、查办税务违法案件、干部选拔任用、基建工程

招标、物品采购中,收

受贿赂;五是挪用税款、税务经费、随意改变入库级次、转引买卖税款等。

以上就是行政诉讼网小编整理的相关知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工作人员职务便利谋取不利益是否会被降级,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开除处分。有这方面问题,可以来行政诉讼网咨询专业的律师团队,他们会给您最为精准的答案。

责任编辑:行政诉讼服务平台

本文内容均来自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或者行政机关网站以及互联网知识整合,如有内容陈旧或者错误,请联系行政诉讼服务平台,以便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文地址:http://www.xzssw.cn/xzcfgl/408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