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网logo

我国行政诉讼的判决内容有哪些

来源:行政诉讼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 2022年6月24日 10:21:53

字号:[-缩小 默认 +放大]

一.我国行政诉讼的判决内容是什么?


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实体问题的判决,以解决具体的行政纠纷。根据中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后,可以对不同情况作出以下判决:


(1)判断维护。审判后,人民法院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是确凿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是正确的,符合法定程序,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作出判决。


(2)判决被撤销或部分撤销,被告可以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审判结束后,人民法院认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作出判决:

①主要证据不足;

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③违反法律程序;

④超越权力;

⑤滥用权力。
(3)判决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被告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人民法院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作出判决。


(4)变更行政处罚的判决。这样的判决只适用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


二.行政诉讼中律师的代理权。


律师参与行政诉讼,是指律师接受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与行政诉讼活动,在代理权力范围内代理诉讼,以确保客户的法律利益。根据行政诉讼客户的授权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律师通常享有以下权利作为诉讼代理人参与行政诉讼:


1.不受任何单位.个人干涉,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受国家法律保护;


2.查阅代理案件的案卷材料和相关证据的权利;


3.调查委托人.行政案件的其他当事人和知情人员.收集证据的权利;


4.代理当事人出庭,参加法庭诉讼活动。

责任编辑:行政诉讼服务平台

相关标签:

本文内容均来自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或者行政机关网站以及互联网知识整合,如有内容陈旧或者错误,请联系行政诉讼服务平台,以便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文地址:http://www.xzssw.cn/xzbk/xzss/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