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行为是否可以实施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来源:行政诉讼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 2022年6月16日 17:37:50
字号:[-缩小 默认 +放大]
一、对同一行为实施两次以上行政处罚是否合法
1、同一违法行为是不可以处罚两次以上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
3.法律依据:《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四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二、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行政违法,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
1.根据违法程度,行政违法可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前者是指不具备行政行为要素的行政违法行为,如主体不合格.内容不合法.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等;后者是指不具备行政行为要素的行政违法行为,如行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为的表现形式不符合法定要求等。
区别实质性行政违法与形式性行政违法具备关键的法律意义。
前者是指不具备行政行为实质要件的行政违法,如主体不合格、内容不合法、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等;后者则是不具备行政行为形式要件的行政违法,如行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为的表现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等。
2.行政违法根据违法范围可分为内部行政违法和外部行政违法。
前者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越级指挥等内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行为;后者是指公安机关非法拘留公民等外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行为。
内部行政违规与外部行政违规在救济方式上存在差异:内部违规仅限于行政救济,不受司法审查;外部违规行为不仅可以用于行政救济,还可以用于司法救济。
3.根据违法行为的形式,行政违法可分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
前者积极做出行政法规禁止的行为,如税务机关非法征税;后者表现为拒绝做出行政法规范要求的行为,如工商机关拒绝回复企业申请营业执照。
违法和不作为违法行为都是行政法的标准对象。在行政诉讼方面,不作为违法行为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
行政机关在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处罚时,必须事先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否则,行政机关也没有处罚的权利。当然,对于同一违法行为,如果没有侵犯不同的对象,违反了多项法律法规,那么行政机关通常不能进行多项处罚。